大凉山情结-------让深山里的孩子这个冬天不在冷
新闻引用:https://mp.weixin.qq.com/s/SWhIB7ESczskuNXVKnvH8g
我们随着大货车在浙江和平慈善基金会的带领下,再一次驱车浩浩荡荡向大凉山进发。
我们将所有的冬装物资都亲自送到我们曾经采访过的偏僻村庄和小学,亲手交到乡亲们的手中。
雾锁螺髻山,弯弯曲曲的盘山路捉迷藏似的忽隐忽现,青松翠竹褪去鲜艳变得灰朦黯淡,几声狗吠羊咩,昭示着深山村寨的存在,却又格外地神秘。车缓慢地蜗行,打开所有的灯光将浓雾撕开一条条口子,一团雾涌来又将空气弥合。螺髻山依然在睡梦中,几片雪花飘来扑打着车窗,将隆冬的消息传播给我们,如此直截了当。下车欲感受感受高山寒冬的犀利,无奈零下的低温和刺骨的寒风穿透单薄的衣着,将我们塞回车中。
我们将所有的行李都放在旅馆房间里,腾出车的空间,把冬装等物品尽量塞满车厢,顺着坎坷不平的山路,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布拖县一个叫达觉的小村庄。那石子山路上的箭石硬是将轮胎戳了一个大洞,寒风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换妥备用胎,赶到村里时天色已经昏暗下来。闻讯赶来的男女老少,一个个衣着单薄。在挂满雾凇的村口,蜷缩着颤抖着,望着我们从车里搬下一包包棉衣,无论老人还是孩子眼睛中透出喜悦的光芒。村民们点起一堆篝火,火光映亮那一张张泛起欢乐的笑脸。当捧到风雪衣时,有的迫不及待地穿到身上,有的将棉衣紧紧地抱在怀中,摸了又摸,闻了又闻。此时此刻的村口如同过节似的热闹非凡。
我望着他们,还能说什么,又能说什么?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感觉到冬天的寒冷.孩子们齐声喊道“高兴!”

大凉山布拖县联补乡中心小学,是坐落在大山深处山巅的一所拥有三百多名学生的学校。从县城出发驱车需五个多小时,在崎岖的山道上颠簸,道路狭窄而陡峭,经常一边是悬崖一边是深渊。我等紧握着方向盘,战战兢兢地开着车在令人心惊肉跳的山路上爬行,背上直冒冷汗。
快到学校时看到孩子们背着书包匆匆赶路,有的天不亮就出发要爬好几公里的山路去上学。他们见到我们的车驶来,纷纷站立在路旁,毕恭毕敬向我们敬少先队队礼,稚嫩的脸上流露着淳朴和好奇,孩子们的举止让我们着实感受到在城里少见的真诚。
学校不大,两层楼的校舍前站满已经到校的学生,整齐地排列着,等待我们的到来。寒风中孩子们都穿得相当单薄,在结着薄冰的院子里站立,有的瑟瑟发抖。浙江和平慈善基金会的领导与工作人员赶紧将运来的几千件棉衣,棉鞋和雨伞开包取出,在老师们的配合下发个每个孩子。
我和同行的摄影家们发现一个小女孩竟然只穿了一件单薄的衬衫,小脸冻得发青。队友紧紧地抱住她,大声地:快拿一件风雪衣来!大家七手八脚地给孩子穿上棉衣棉裤,这时几乎每个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一个多小时后,所有的孩子都换上了崭新的、统一的紫红色风雪衣和厚厚的棉鞋。天真的脸上泛起让人安慰的笑容。老师喊到“高兴吗?”,孩子们齐声喊道“高兴!”响亮的声音回荡在云雾袅绕的山谷中,许久许久.....  
结束语: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顶风冒雪来到太行山深处河北阜平骆驼湾村考察。这里属全国连片特贫区。习近平说:“窥一斑知全豹,到这里就是要了解我国的真实贫困状态,如能看到真贫,从北京3个半小时的路程就值了”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存在贫富不足为奇。问题是已经富裕的地方的人们不能忘记在中国西部地区,在大山深处还有许许多多的父老乡亲等待着我们伸出爱心之手。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漠然麻木;
困苦并不可畏,可畏的是无动于衷。
|